今年公司團體旅游出行的方式很特別,從中山到長沙,我們以高鐵為主、大巴為輔,一路狂奔六小時……為何以“狂奔”來形容?實在是因為長沙擁有著三千年歷史文化,更是有著岳麓書院、橘子洲頭等馳名中外的著名景點,高鐵之快都及不上大家那如滔滔江水般的熱情和向往??!至于長沙臭豆腐(深吸氣)——真的只是順道而去的……
游山
10月20日,菱電百人大軍浩浩蕩蕩開赴岳麓山。
岳麓山因南朝宋時《南岳記》中“南岳周圍八百里,回燕為首,岳麓為足”而得名。山上道觀、佛廟一應俱全,當真是集道、佛、儒為一體的文化名山。不過,別處爬山,都為登頂一覽眾山小而去,此地游山,卻以山腳處最為令人流連忘返。令我們流連的,是那沉淀了千年的書香氣息,令我們忘返的,是那存留了千年的紅楓美景——
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岳麓山上沒有仙,但岳麓山下卻有一座“千年學府”——岳麓書院。我們當然不會知道清代乾隆年間,有個名叫羅典的人,在這里做了二十七年山長,很有名氣。也不知道岳麓山上的“愛晚亭”和他有關,那都是導游介紹景點時說的。但我們小時候大多都背過杜牧的一首絕句:“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深處有人家,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于二月花。” 初秋的楓林,雖沒有“紅于二月花”,卻也自有詩句中寒山石徑的風骨,也能讓人暢想到不久之后那霜白云深、漫山紅透的壯觀。
看水
如果說到長沙哪里水美,豪無疑問直指橘子洲。橘子洲由南至北,橫貫江心,東臨長沙城,西望岳麓山,四面環水,綿延十多里,狀如舟。
來到橘子洲頭處極目遠眺,江風拂面,碧波浩渺,想象著毛主席筆下的百舸爭流是如何熱鬧非凡,體會著他老人家當年站在此處,胸中抒發的那誰與爭鋒的豪邁。這位偉人的雕像就矗立在橘子洲頭,隨風飄揚的頭發襯托著他那堅毅的眼神,仿佛揮手間依然能指點江山,激揚文字,仿佛挑眉時依然能問蒼茫大地,誰主沉浮。橘子洲,壯哉!
思天下
接下來我們游覽了湖南省博物館和南楚古都,接受了文物和歷史的熏陶……經過這幾天的耳濡目染,我們對長沙有了一定的了解,團友們在茶余飯后也熱烈討論起了長沙這座歷史名城。長沙城名歷史悠久,早在三國時關羽戰黃忠便發生在長沙。然而經歷一場場戰火的洗劫,古時的長沙早已滿目瘡痍,一截南楚時期遺留的舊城墻似乎還在無聲訴說著當年的不幸。其實在戰火中哭泣的又豈止是長沙,泱泱中華由古至今不知經歷戰爭何幾,熙熙攘攘,分分合合。哪怕是幾十年前橘子洲頭毛主席眼里的中國,又哪里還有完膚之地?
思及現在我們的生活,安居樂業之余,還能隨公司一起暢游神州大地,如此來之不易的生活,不正出自當年毛主席帶領下一批批有志之士“糞土當年萬戶侯”的意氣風發?出自四萬萬同胞視死如歸的抗爭和兢兢業業的勞動嗎?
如今的長沙百廢俱興,如今的湖南百廢俱興,如今的中國百廢俱興,正如一顆新星在東方冉冉升起,歷史長河中的酸甜苦辣,或許只有在傳承如岳麓書院的藏書中還能品味,漫漫未來路中的獨領風騷,當然也只有我們和后輩如愚公移山般的勤懇才能保持,滄海一粟的菱電人,雄起!